1949年10月1日,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典禮在天安門廣場隆重舉行。三十萬軍民參加這一曠世盛典。
以俄羅斯聯邦檔案部門提供的開國大典彩色影片為基礎,剪輯制作的開國大典影像檔案,是目前公開的關于開國大典的時間最長、內容最完整的視頻,真實還原了這一偉大的歷史時刻。
開國大典背后的兩個細節也值得回味
盛典當天,有30萬名各界人士和首都群眾會聚在天安門廣場。
如何讓現場的每一個人聽清楚震撼世界的宣言呢?
當時的廣播是只有一個喇叭的普通擴音器,音量非常小。為此,曾經參與創建延安新華廣播電臺的傅英豪想了一個辦法,把九個喇叭焊在鋼板上,一排三個,一共三排,俗話叫“九頭鳥”。
有關部門在天安門廣場架設了多個“九頭鳥”大型擴音器,從而解決了擴音器的問題。
圖:收藏在香山革命紀念館內的”九頭鳥“擴音器
除了擴音器,城樓上懸掛的八盞大紅燈也有故事。
天安門城樓原有的六角宮燈,既小又破,落滿灰塵,根本無法適應“張燈結彩”的政治任務。為此,舞美隊的隊員精心設計了20幅方案供上級挑選。其中,八盞大紅燈籠的方案得到了周恩來的認可。
這八盞燈籠的尺寸非常大,它們每個高2.23米,直徑2.56米。
負責布置天安門的鐘靈曾經這樣比喻:“我甚至覺得,每一個燈籠的里面可以坐得下四個人一起打撲克。”
由于燈籠尺寸大,再加上是手工制作,四個人合做一盞燈籠也要用20個小時左右。為節省時間,制作人尹作濱師傅帶著徒弟們把材料搬運到城樓上的大殿中,現場施工。
9月30日,周恩來總理到天安門城樓上檢查開國大典布置工作時,扎制八個大紅燈籠的工作才接近尾聲。
一切都是簡樸的,卻又是熱烈的。
重溫這些震撼人心的時刻,方知一切美好都來之不易。
愿以吾輩之青春,捍衛盛世之中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