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至17日,亚洲数据中心峰会暨展览会2025香港站如期召开。在“液冷技术落地与‘双零行动’”圆桌论坛上,曙光数创副总裁兼CTO张鹏与全球计算联盟 (GCC)CTO苗福友、普洛斯(GLP)中国区CTO唐虎、同飞智算总经理吕云波等业内专家,共同探讨液冷部署、行业挑战、标准制定与工程创新等核心议题。
▍从概念探索到工程实战,液冷部署走向“系统级挑战”
随着AI训练模型持续推高数据中心功耗密度,液冷技术从辅助角色跃升为核心冷却方案。然而,实际部署中,“技术问题”正迅速演变为“系统协同”难题。
张鹏表示,相比风冷时代,液冷的工程复杂度显著提升,单靠服务器制造或设备端努力远远不够,必须在设计阶段即建立跨厂商、跨系统的协同逻辑。
普洛斯中国区CTO唐虎进一步指出,液冷部署的最大挑战在于产业链各方缺乏协作与认知统一,“腐蚀、水质、冗余等问题表面看是技术问题,本质上是工程协同问题。”他呼吁打通服务器厂商、IDC运营方、设备制造商之间的沟通链路,推动行业形成共识。
▍“双零行动”打通行业标准链
围绕当前液冷部署中标准碎片化、方案割裂的问题,全球计算联盟CTO苗福友介绍了“双零行动”的最新进展:通过工质标准化、材料兼容测试、白名单机制三步走,力争实现液冷设备“零问题”,部署流程“零等待”。
同飞智算总经理吕云波强调,液冷设备必须从源头设计阶段就考虑冗余性、预制化、模块化,特别是在海外部署中尤为关键。
张鹏表示,许多项目卡在接口不统一、工质不兼容、现场污染控制等细节,背后本质是缺乏一套统一可行的行业语言。“双零行动”是一次打通标准链、打通责任链的重要尝试。曙光数创愿以自身在冷板设计、设备制造、工程部署等维度的深度实践,参与标准测试与验证工作,推动白名单机制建立落地。
▍重构冗余体系,系统可靠性将成为液冷核心竞争力
张鹏指出,液冷是一项全生命周期服务,液冷系统的真正挑战不是某个环节的失效,而是整个系统在设计、交付与运维各阶段的协同性与可靠性保障。这也是曙光数创坚持践行“液冷即服务”理念的原因。
从客户视角来看,可靠性永远是核心。液冷系统要想实现“零故障”不是靠“运气”,而是靠架构层面从一开始就预设好容错机制与冗余逻辑。只有将故障视为“可控常态”,通过良好设计避免其影响业务,才能真正提升系统韧性。
他进一步指出,在液冷部署中,管路污染、水质洁净度等细节往往容易被低估。“我们一直强调制造-运输-安装全过程的洁净控制,尤其在现场拼装时,杜绝二次污染,是实现系统长期稳定运行的基础。”
此外,张鹏也提到,海外液冷部署对“交付速度”提出更高要求,模块化设计成为趋势。“预制化不仅能缩短交付周期,更能在设计阶段就规避人工施工的不确定性,这本质上也是对‘零等待’目标的工程响应。”
360配资在线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