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
1《嘉运》唐·徐夤嘉运良时两阻修,钓竿蓑笠乐林丘。家无寸帛浑闲事,身似浮云且自由。庭际鸟啼花旋落,潭心月在水空流。晨炊一箸红银粒,忆著长安索米秋。人生际遇如风雨阴晴,不可强求。于是,诗人披蓑戴笠,独钓林丘。家中无余财,反觉一身轻。身似浮云去留无意,倒得了真自由。看庭前花鸟来去,潭中月影空流。自然从不因人的境遇改变它的节奏。晨炊时,一碗粗米饭,却让他想起在长安求官的困顿岁月。原来所谓'嘉运',不在青云直上,而在心安即归处。2《何处堪避暑》唐·白居易何处堪避暑,林间背日楼。何处好追凉,池上随风舟。日高饥始食,食竟饱还游。游罢睡一觉,觉来茶一瓯。眼明见青山,耳醒闻碧流。脱袜闲濯足,解巾快搔头。如此来几时,已过六七秋。从心至百骸,无一不自由。拙退是其分,荣耀非所求。虽被世间笑,终无身外忧。此语君莫怪,静思吾亦愁。如何三伏月,杨尹谪虔州。白居易在这首诗里,把避暑写成了一种生活哲学。暑热难耐时,他躲进林间小楼,乘一叶随风小舟。饿了才吃,饱了就游,困了便睡,醒来饮茶。看山,听水,濯足,搔头——这些寻常动作,被他过成了诗。他说:“从心至百骸,无一不自由。”原来真正的清凉不在树荫下,而在心灵的无拘无束。甘于“拙退”,放下“荣耀”,哪怕被世人嘲笑,却换得“身外无忧”。避暑易得,避世难求。心若不羁,何处不自在?3《殿前欢·次酸斋韵》元·张可久钓鱼台,十年不上野鸥猜。白云来往青山在,对酒开怀。欠伊周济世才,犯刘阮贪杯戒,还李杜吟诗债。酸斋笑我,我笑酸斋。晚归来,西湖山上野猿哀。二十年多少风流怪,花落花开。望云霄拜将台。袖星斗安邦策,破烟月迷魂寨。酸斋笑我,我笑酸斋。十年不登钓鱼台,连野鸥都疑心他变了性情。只见白云依旧,青山如昨,不如对酒开怀——承认自己没有伊尹、周公的济世之才,甘愿像刘伶、阮籍般贪杯破戒,还要像李白、杜甫欠下还不完的诗债。'酸斋笑我,我笑酸斋',这一来一往的笑声里,藏着多少洒脱与释然。晚归时听野猿哀鸣,看花开花落。二十年风流云散,那些拜将封侯的壮志,安邦定国的韬略,终究抵不过一场大醉,半生烟月。4《下手迟》宋·丘处机落魄闲人本姓丘。住山东、东路登州。自少年、割断攀缘网,从师父西游。兀兀腾腾不系留。似长江、一叶孤舟。任红尘、白日忙如火,但云漾无忧。丘处机自称'落魄闲人',却把俗世姓名轻描淡写抛在身后。少年时便斩断尘缘,随师西游——这'西游'二字,既是地理上的远行,更是心性的求索。任它红尘似火,我自随云荡漾。好一个'但云漾无忧'!真正的超脱,不在深山古刹,而在万丈红尘里修得一颗不系之心。世人道他下手迟,却不知他早放下了整个江湖。5《西江月·日日深杯酒满》宋·朱敦儒日日深杯酒满,朝朝小圃花开。自歌自舞自开怀。且喜无拘无碍。青史几番春梦,黄泉多少奇才。不须计较与安排。领取而今现在。每天酒杯斟满,看小园花开。自歌自舞,自得其乐——这般快活,只因无拘无束,无牵无碍。细想青史如春梦,黄泉葬了多少奇才。何必计较得失,何必苦心安排?不如就领受此刻,这杯中的酒,眼前的花,和自在的现在。所谓大智慧,不过是把每个寻常日子,过成不必追悔的时光。6《踏莎行·身世浮沤》宋·张抡身世浮沤,利名缰锁。省来万事都齐可。寻花时傍碧溪行,看云独倚青松坐。云片飞飞,花枝朵朵。光阴且向闲中过。世间萧散更何人,除非明月清风我。人生如水面浮沤,短暂易逝;功名利禄,不过束缚身心的枷锁。看透了此理,万事皆可放下。便去溪边寻花,松下看云。任它云片飞飞,花枝朵朵,我只管在闲适里虚度光阴。这世间还有谁比我更洒脱?大概只有——天边那轮明月,林间这缕清风。只愿做个'闲人',与天地共饮这份孤独自在。7《独游城西诸僧舍》宋·陆游我是天公度外人,看山看水自由身。藓崖直上飞双屐,云洞前头岸幅巾。万里欲呼牛渚月,一生不受庾公尘。非无好客堪招唤,独往飘然觉更真。当人卸下所有身份标签,只剩'看山看水自由身'时,生命显露出本真的质地。踩着青苔悬崖如履平地,在云洞前随手扎起头巾。想召唤万里之外的月色,一生不染世俗尘埃。并非没有知交可约,只是忽然明白:独行时,才能享受这份与天地独处的清绝。8《一剪梅·身若白云任卷舒》元·长筌子身若白云任卷舒。天涯海岸,自在无拘。太虚廓落是吾庐。不羡王侯,拱璧轩兴。一味闲闲乐有馀。从他活计,冷淡消疏。归来毕竟理何如。心月辉辉,光射蓬壶。白云无根,随风而行,既不执着停留,也不抗拒飘散。身体若能如白云般随意舒展,无论天涯海角都自由自在,不受约束。世人常常向外求道,却不知真正的澄明,不过是回归本心。心若皎月,不染尘埃,自然光明朗照,无需外寻。9《金字经·其四·喜舍弟昌明至》明·李昌祺白丁留迹少,红甲迸畦稠。淡泊相看不强求。休。老身今自由。心无疚。随意度春秋。人到老境,访客逐渐稀稀落落,小菜畦里却挤挤挨挨。这个年龄,把万事万物都看淡了,凡事不再强求,终于活得自由自在,心里没有一丝愧疚。剩下的日子,想怎么过,就怎么过。老来一身轻,无债无尘,把名利、恩怨、荣辱尽数归还人世。自由,是因为无所求,故能随风俯仰,来去自由;无疚,是因为不负人,亦不负己,故能昼夜皆安,无憾无悔。10《钓鱼》宋·苏泂是非不上钓鱼舟,从此闲身得自由、一色藕花三十丈,明年归住鉴湖头。一叶扁舟,浮于烟水,远离尘嚣的是非纠葛。那小小的舟楫,仿佛是一道无形的界限,将世间的纷扰尽数隔绝,只留下一片澄澈的自由。从此,他是天地间的闲散客,无拘无束,如云般轻盈,如风般自在。诗人以渔舟为喻,以藕花为境,勾勒出一个超然物外的精神世界。在这里,自由不是遥不可及的幻想,而是放下后的坦然,是归隐时的从容,是心灵最终的抵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360配资在线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