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的午后,来一杯犒劳自己的奶茶;
工作繁忙,凑合吃一份高油高糖的快餐;
微死的屁股,又在椅子上粘了一天;
应酬聚餐,烟雾缭绕之间推杯换盏;
深夜放松,烧烤可乐搭配综艺最为美妙……
这是现代人的典型生活日常。却不想身体「记仇」,把这些都一笔一划写进了未来的血糖报告里。
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病中心在《Military Medical Research》上发布的最新报告 [ 1 ] :
⚠️ 糖尿病的现状,真的太太太严峻了——
患病率翻 2 倍,患者超 2 亿
年轻人增速最快,小学生都逃不过
京津沪领跑,每 3~5 人中就有 1 个
若不干预,2050 年将有 4 亿患者!
图片来源:参考文献 [ 1 ]
数量激增:每 6 人中就有 1 个
你可能想不到——
根据最新数据,在 2023 年,中国已经有 2.33 亿人患糖尿病,这是什么概念?
差不多等于德国、法国、英国三个国家的人口加在一起。
再看时间线——
2005 年,中国糖尿病患者还只有 8848 万。短短 18 年,就翻了两倍多,相当于每天新增 2.2 万人。从以前每 14 人中有 1 个患者,变成了每 6 人里就有 1 个患病者。
但比人数增长更令人担忧的,是一个叫做「年龄标准化患病率(ASR)」的指标。
这个指标排除了人口老龄化的影响,用来观察真正的疾病负担。
而数据显示:
从 2005 到 2023 年,年龄标准化患病率从 7.53% 涨到 13.67%,足足上升了近 50%!
换句话说,糖尿病患病率飙升,不只是老人多了,而是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走上了高血糖之路。
糖尿病不再是「老年病」,或许已经不是新鲜事。
但出乎意料的是,这只「甜蜜的黑手」连小学生都没有放过。
越来越早发:
学生群体成重灾区
1. 小学起,「血糖危机」已悄然埋下
2005 到 2023 年间,10~14 岁的「小初衔接」年龄段,是糖尿病患病率增速最快的一组,年均增长高达 3.88%。
紧随其后的是 5~9 岁的「幼小过渡期」,虽然基数小,但 18 年里患病率翻了一倍。
甜食饮料、超加工食品、缺少运动、繁重的课业、涨势惊人的肥胖率,再加上越来越重的遗传砝码,共同促成这一结果。
家长们,警钟该敲响了!� �
2. 20 岁,是一条分水岭
另一个值得警惕的群体是大学生与初入职场的年轻人,尤其是男性。
相对前一年龄段,20~24 岁的男性,糖尿病患病率飙升了 2.7 倍,从 1.99% 暴涨至 7.42%,患病率达到同年龄女性的 2 倍。
这意味着,才 20 岁出头的男生,每 13 个就有 1 个糖尿病了!
谁能想到,「青春男大」「职场萌新」这些潮气蓬勃的词汇,竟然和「糖尿病」的标签混在了一起。
这条分水岭的背后,也许是:
� � 大学毕业,三步上篮不再有机会;
� � 离开食堂,健康三餐难以维持;
� � 初入职场,开始熬夜、久坐、靠外卖续命……
相比之下,女性的患病率上升同样明显,但节奏相对缓和,在 25~29 岁才达到和男性 20~24 岁相当的水平。
整体来看,男性的患病率始终高于女性,这受到了生活习惯、肥胖、激素等原因的综合影响。对年轻女性而言,妊娠期则是糖尿病的高发阶段,尤其需要注意血糖管理。
总之,无论男女,糖尿病都越来越高发、越来越早发,都要早早重视起来。
地区差异:京津沪领跑全国
这个研究,还首次给内陆各省市自治区做了糖尿病患病率的排名变化。
来看看,你所在的城市排第几?
其中,北京以 28.48% 的患病率升至榜首,天津和上海分别以 25.78% 和 22.04% 位列第二名和第三名。
在这三个城市中,相当于 3~5 个人中就有一个糖尿病患者,这个数字已经够骇人的。
还有更骇人的——
研究预测,按目前的趋势持续下去,预计到 2050 年,天津和北京的患病率将超过 40%!
未来:干预肥胖可减少 1.5 亿患者
糖尿病的风险因素有很多,其中,肥胖是关键且可控的高危因素。
根据研究测算,如果这个势头不加控制,到 2050 年糖尿病患者将达 4.1 亿。而若能有效控制肥胖,未来患者将减少 1.5 亿人——
1.5 亿人得以逃脱糖尿病的「魔爪」, 1.5 亿个鲜活的人生免受高血糖荼毒!
先前,「国家喊你减肥」的热潮曾席卷全网,昭告一场严峻的公共健康危机。
如今,糖尿病的最新数字,也给了我们当头一棒。
减体重、控血糖
是男女老少共同的课题
从现在起,建议每位朋友,都把控糖放在心上。
1. 监测血糖:早识别、早干预
千万别觉得糖尿病离自己很远,它近得可怕,甚至有三分之二的人都不知道自己有糖尿病。
如果你已经超过 35 岁,强烈建议:
在每年一次的体检中增加血糖相关检测(空腹血糖、随机血糖),也可以去医院做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OGTT,具体可根据医生建议选择。
其他生活习惯不良、超重肥胖、有糖尿病家族史的年轻人,也要尽早开始关注血糖。
有条件的朋友,可以给自己安排上「动态血糖仪」,看看自己空腹、餐后的血糖曲线有没有异常,以相对较低的成本提早发现血糖代谢问题。
动态血糖监测示意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2. 改善生活习惯
糖尿病不是一夜之间发生的,而是你每天的生活方式悄悄投票、日积月累的结果。
我们将控糖建议整理成了一张表格,方便大家保存,随时查看� �
糖尿病,是我们这一代人正在共同面对的生活方式危机。
真正值得焦虑的,不仅是血糖上升的速度,而是我们以为还来得及,却从未认真开始。
记得转给你关心的人,让我们一起面对这份挑战。
本文审核专家
参考文献
[ 1 ] Zhou YC, Liu JM, Zhao ZP, Zhou MG, Ng M. The national and provincial prevalence and non-fatal burdens of diabetes in China from 2005 to 2023 with projections of prevalence to 2050. Mil Med Res. 2025 Jun 2;12 ( 1 ) :28. doi: 10.1186/s40779-025-00615-1 . PMID: 40457495 ; PMCID: PMC12128495 .
[ 2 ] Chellappa SL, Qian J, Vujovic N, Morris CJ, Nedeltcheva A, Nguyen H, Rahman N, Heng SW, Kelly L, Kerlin-Monteiro K, Srivastav S, Wang W, Aeschbach D, Czeisler CA, Shea SA, Adler GK, Garaulet M, Scheer FAJL. Daytime eating prevents internal circadian misalignment and glucose intolerance in night work. Sci Adv. 2021 Dec 3;7 ( 49 ) :eabg9910
[ 3 ] Otsuka R, Tamakoshi K, Yatsuya H, Wada K, Matsushita K, OuYang P, Hotta Y, Takefuji S, Mitsuhashi H, Sugiura K, Sasaki S, Kral JG, Toyoshima H. Eating fast leads to insulin resistance: findings in middle-aged Japanese men and women. Prev Med. 2008 Feb;46 ( 2 ) :154-9
[ 4 ] Saito Y, Kajiyama S, Nitta A, Miyawaki T, Matsumoto S, Ozasa N, Kajiyama S, Hashimoto Y, Fukui M, Imai S. Eating Fast Has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Glycemic Excursion in Healthy Women: Randomized Controlled Cross-Over Trial. Nutrients. 2020 Sep 10;12 ( 9 ) :2767.
[ 5 ] Sluik D, Atkinson FS, Brand-Miller JC, Fogelholm M, Raben A, Feskens EJM. Contributors to dietary glycaemic index and glycaemic load in the Netherlands: the role of beer. British Journal of Nutrition. 2016;115 ( 7 ) :1218-1225.
[ 6 ] Katja A H ä t ö nen, Jarmo Virtamo, Johan G Eriksson, Mia-Maria Per ä l ä , Harri K Sinkko, Jaana Leivisk ä , Liisa M Valsta,Modifying effects of alcohol on the postprandial glucose and insulin responses in healthy subjects123,The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Volume 96, Issue 1,2012,Pages 44-49
[ 7 ] Genevieve N. Healy, David W. Dunstan, Jo Salmon, Ester Cerin, Jonathan E. Shaw, Paul Z. Zimmet, Neville Owen; Objectively Measured Light-Intensity Physical Activity Is Independently Associated With 2-h Plasma Glucose. Diabetes Care 1 June 2007; 30 ( 6 ) : 1384 – 1389.
[ 8 ] David W. Dunstan, Bronwyn A. Kingwell, Robyn Larsen, Genevieve N. Healy, Ester Cerin, Marc T. Hamilton, Jonathan E. Shaw, David A. Bertovic, Paul Z. Zimmet, Jo Salmon, Neville Owen; Breaking Up Prolonged Sitting Reduces Postprandial Glucose and Insulin Responses. Diabetes Care 1 May 2012; 35 ( 5 ) : 976 – 983.
[ 9 ] Muraki I, Imamura F, Manson JE, Hu FB, Willett WC, van Dam RM, Sun Q. Fruit consumption and risk of type 2 diabetes: results from three prospective longitudinal cohort studies. BMJ. 2013 Aug 28;347:f5001. doi: 10.1136/bmj.f5001IF: 93.6 Q1 . Erratum in: BMJ. 2013;347:f6935.
策划制作
策划:狄安 | 制图:维克羊 | 监制:Feidi
插图:见图注 | 封面图来源:图虫创意
最近微信改版了,有读者说找不到我们的文章
大家记得把丁香医生设为星标� � 哦~
360配资在线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