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港股创新药板块再掀涨停潮。三叶草生物-B四天暴涨65%,中生制药、石药集团等传统药企纷纷走强,市场情绪陡然升温。上证创新药指数自4月以来涨幅已超过50%,成为年内最强主题之一。在这样一片火热中,健康元和旗下丽珠医药的股价涨幅却仅约20%,显得“异常冷静”。但冷静的背后,或许正孕育一场价值重估的暗涌。
在资本竞逐传统大赛道之际,健康元选择了一条看似“冷门”的吸入制剂之路,却悄然搭建起一个潜力巨大的呼吸版图。这种“不凑热闹”的坚持,正在随着全球巨头的举动被重新认知。
默沙东收购激起千层浪,健康元踩对“呼吸节奏”
6月,默沙东以100亿美元收购呼吸药企Verona Pharma,成为全球医药圈最轰动的事件。这家标的公司的核心产品Ohtuvayre?,是20年来首个用于COPD(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新机制疗法——PDE3/4双靶点吸入抑制剂。收购消息一出,吸入制剂这一相对冷门的领域被瞬间拉入主流视野,投资者也开始将目光投向那些早已布局此赛道的企业。
健康元便是其中的佼佼者。早在默沙东收购消息之前,公司就已构建出全球领先的吸入制剂矩阵。旗下PDE4吸入制剂聚焦轻中度COPD患者,旨在精准抑制肺部炎症通路,通过局部给药提升局部浓度、降低全身副作用,在中国约1亿COPD患者中,有望满足超过60%轻中度人群的长期治疗需求。
更值得注意的是,健康元并未止步于“Verona同款”PDE4。作为国内呼吸赛道先行者,凭借PDE4吸入制剂、口服PREP抑制剂及新一代ICS吸入剂三大创新管线,构建了针对COPD抗炎的全面解决方案,其市场价值和投资价值不亚于Verona Pharma。
不止呼吸,健康元的创新药版图更宽也更深
除了在吸入领域的深耕,健康元也在抗感染和大分子生物药领域悄然发力。今年,公司与腾盛博药达成合作,获得其抗耐药感染新药BRII-693在大中华区的独家权益。该药物靶向当前中国耐药菌感染率高达50%的临床痛点,商业化落地空间巨大。
值得一提的是,同时借助健康元在呼吸渠道的强大终端网络,预计商业化效率提升达40%。这不仅展示了健康元BD策略的灵活务实,也意味着其创新药生态正逐步浮出水面。
在单抗方面,健康元亦不容小觑。旗下IL-17A、PD-1等管线产品均已进入临床中后期,抗IL-17A单抗更已冲刺III期,目标直指自身免疫和肿瘤治疗黄金赛道。
政策东风吹起,创新药进入“价值兑现期”
宏观层面,创新药正在迎来政策与市场双轮驱动的窗口期。国家医保局明确“老药集采,新药豁免”,第十一批集采中创新药被排除在外,令市场对创新药利润空间的担忧大幅缓解。同时,医保目录还新增“商保创新药目录”,为未纳入基本医保的高价值药物提供商业保险支持,打开了更广的支付路径。
这背后折射出的是监管逻辑从“保基本”向“促创新”的转向。尤其在慢病和罕见病领域,像健康元这样具备完整平台能力的公司,更容易在医保、商业险、患者自付之间形成协同闭环。
资本的新发现:被市场低估的平台整合者
在过往的医药牛市中,市场更偏好“单品爆款+故事驱动型”企业。但在当前后估值时代,平台型企业、整合型公司正在获得新的青睐。它们不靠一款药“赌未来”,而是靠管线矩阵、产能布局、商业渠道的协同来兑现“现金流+增长”的双轮驱动。
健康元的股价目前仍低于大多数创新药指数涨幅,市场或许低估了其“吸入之王+整合之王”的双重身份。在默沙东百亿美元并购背后,健康元或正站在价值重估的新起点。
360配资在线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